据《世界沥青与石油》杂志(WPB)报道,区域供应变化、基础设施战略演变及季节性天气扰动,正重塑多个洲际的沥青市场格局。部分地区的供应限制推动了价格上涨,而需求减少与物流挑战则在其他地区抑制了市场动能。第三季度的市场特征主要表现为库存管理趋于谨慎、天气相关的延迟以及生产模式的调整。
东南亚:尽管需求温和,价格压力加剧
从新加坡通过卡车运往周边国家的沥青,近期价格显著上涨。炼厂出货价格较此前水平有所上升,反映出供应紧张的前景。尽管马来西亚在基础设施预算出台及多项中小型道路工程启动后需求有所回升,但市场参与者仍将整体消费归类为“适中”。吉隆坡与新山等关键城市间歇性降雨,也进一步阻碍了项目的持续推进。
马六甲、丹绒朗萨与巴生港的马来西亚炼厂保持了稳定产出,使当地供应大体保持平稳。尽管一家主要炼厂因内部混合操作短暂出现分销波动,但买家表示供应现已恢复正常。
在区域其他国家,越南进口商持续活跃,进行战略性采购以应对即将到来的雨季。这类前瞻性采购有助于支撑区域价格,尤其是海运货物价格。新加坡的出口供应依然紧张,而通常溢价适中的卡车运输货物,近期因卡车装载能力趋紧而产生了每吨50–70美元的高价差。
马来西亚经销商预测,短期内可能出现供应过剩现象,从而对卡车运输沥青价格形成下行压力。然而,由于多数买家据称未充分利用其现有采购配额,此一变化的具体影响仍不明朗。
非洲:极端天气、政策转变与基建愿景
在非洲西部,特别是尼日利亚,季节性强降雨对进口物流与道路建设活动造成了重大影响,市场显著放缓。然而,前瞻性政策进展(如“沥青开发委员会”的设立)显示出未来几年提升本土产能的明确信号。
在非洲东部,肯尼亚气温偏低、降雨不定,限制了沥青运输与道路交付量。乌干达则开始从年初的低迷状态中恢复,而卢旺达在与刚果民主共和国签署和平协议后,正推进雄心勃勃的基础设施计划,包括新建100公里公路的计划。
在非洲南部,南非市场仍较为平衡。德班的进口保持稳定,尽管即将进行的一轮炼厂维修可能在不久后限制当地产能。赞比亚与博茨瓦纳等内陆国家则仍依赖从莫桑比克贝拉码头的跨境稳定供应。
欧洲:夏季建设放缓前的区域性动态分化
随着传统夏季施工暂停临近,欧洲市场开始出现区域性供应过剩,尤其是在西北部与中部市场。近期鹿特丹某主要供应商发起的销售招标,被市场解读为库存积压的迹象。尽管如此,法国与比荷卢三国地区的卡车运输需求仍表现良好,得益于项目进展稳定与零售价格坚挺。
波兰方面,由于项目活动放缓,市场动能有限。德国市场则呈现出明显分化——北部与西南部表现强劲,而东北部则交付量低迷。尽管英国国内产量下降,该国仍保持稳定进口。在中欧,匈牙利与罗马尼亚依靠本地卡车运输与定期进口,维持了相对稳定的市场状况,特别是罗马尼亚的进口表现积极。
战略前景:第三季度需以灵活应变为要
在天气扰动与基础设施优先级不断变化的背景下,全球沥青市场仍处于动荡之中。市场参与者需应对供应不均、采购策略调整与季节性需求周期的不确定性。随着第三季度推进,预期各方将更加注重灵活采购、本地化物流与库存管理,以降低风险、把握新兴机会。
— By Bitumenmag
关键词:沥青、价格、市场
If the Canadian federal government enforces stringent regulations on emissions starting in 2030, the Canadian petroleum and gas industry could lose $ ...
Following the expiration of the general U.S. license for operations in Venezuela's petroleum industry, up to 50 license applications have been submit ...
Saudi Arabia is planning a multi-billion dollar sale of shares in the state-owned giant Aramco.